top of page

網購賣家自救秘笈!包裝丟了就不能退?包裝毀損不影響退貨權利,但你可以要求合理整新費

  • 作家相片: 真食律師王婷(Felicia Wang)
    真食律師王婷(Felicia Wang)
  • 10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包裝丟了就不能退?網購賣家可以要求合理整新費

包裝丟了就不能退?

❌!

消費者退貨權利不會因此消失;但賣家可主張「合理整新費」,把回復的成本補回來。


 一、常見的8個迷思和疑問

  1. 可以要求「一定要完整包裝」才退嗎?

    屬於無效條款。能做的是:若包材遺失,就包材價值請求補回。

  2. 買家沒錄開箱影片,我就能不受理?

    不能。「未錄影概不負責」屬定型化條款失衡,該條款會被認定無效。錄影可以做為給消費者建議,但不能變成退貨的門檻。

  3. 退貨運費誰出?

    鑑賞期退貨買家不負擔任何費用,運費由賣家吸收(例外商品除外)。

  4. 什麼算「例外商品」?

    生鮮易腐、客製化、報刊雜誌、拆封影音/軟體、非有形媒介數位內容(或一經提供即完成的線上服務,且事先告知)、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、國際航空客運服務。要事先清楚告知才適用例外。

  5. 當買家明顯「過度使用商品」怎麼辦?

    蒐證(照片/影片/檢測),依民法 §259 主張「回復原狀」所需之合理價額(可能含清潔、維修、折價)。超過鑑賞期目的之使用,整新費可以提高,但仍須可證明。

  6. 整新費可以包含「重新上架的機會成本」嗎?

    不建議。以可客觀證明的必要成本為限(材料、工時、第三方檢測/到府收件等)。

  7. 買家「只退主商品不退贈品」?

    鑑賞期解除是「整體契約」解除,應一併返還贈品。未返還者,可就贈品市值請求償還。

  8. 平台規範跟法律衝突時?

    平台條款不得低於法律保障。遇到衝突,仍是以法律強行規定優先。



二、關鍵必知重點

買家7日內可退貨(網購=通訊交易,因此有所謂鑑賞期/猶豫期)。「開箱未錄影概不受理」、「無完整包裝不得退貨」這種條款,屬顯失公平的定型化條款,無效。

  • 鑑賞期是檢查期,不是試用期:因此,若是為了「確認商品無誤」所必要的拆封,法律是允許的。

  • 沒有原包裝 ≠ 不可退:包裝毀損或遺失,不會讓退貨權消失。

  • 但賣家可收「合理整新費」:契約解除後要「回復原狀」。不能返還的部分(如包材、內襯、吊牌),可以按「實際價值」請買家償還。

  • 不要一口價、固定%:整新費不能隨便喊 30%、50%。要能說明「怎麼算」。

  • 退回運費:屬鑑賞期退貨,買家不用負擔任何費用→退貨運費原則由賣家吸收。



 三、給賣家的行動檢核清單

不建議行動(可能與法律牴觸)

❌ 「無完整包裝不得退貨」

❌ 「未全程錄影開箱恕不受理」

❌ 固定比例整新費(例:一律 30%)

❌ 把鑑賞期當試用期反向懲罰買家(如任意判定折舊)

建議行動

✅ 賣場公告「可能收取整新費,依實際成本計,並於退貨完成前提供明細」

✅ 建立內部照片與檢測紀錄流程

✅ 商品頁清楚標示例外不適用鑑賞期的類型 (生鮮、客製、已拆封個人衛生用品、拆封影音/軟體、非有形媒介數位內容、國際航班等)

✅ 遇到爭議,先提供兩個方案:等值折讓 or 合理整新後退款



四、整新費怎麼算才「站得住腳」

三步公式(你可以放到 SOP 裡)

1.列出成本:能點得出來的材料、耗材、清潔、市場折舊。

2.哪些成本不可計入:具有不確定性、不可客觀證明的「情緒成本、機會成本」。

3.留下相關證據:技術部檢測單、原廠技師開立的服務單。



退貨處理SOP參考指南

1.收件→全程拍照:外箱、內襯、商品、配件、贈品、文件、汙損點。

2.判別類型:

※A 類:商品完好、包材小損 → 退貨+收取小額整新費

※B 類:商品可再販售但需整新 → 列明細報價

※C 類:重大損壞或非鑑賞期合理使用範圍 → 蒐證、協商

3.計算整新費:依實際單據列出請款明細。

4.通知買家、協商及完成退款:賣家須負擔退貨運費。

5.歸檔:照片、明細、對話紀錄,存雲端專案夾。


退貨爭議,最怕的是「你覺得我在刁難、我覺得你在鑽漏洞」。

把規則寫清楚、成本算明白、證據留完整,就能兼顧顧客體驗與店家的營運健康。退貨權雖在買家,賣家仍可以主張合理的整新費,保持良性溝通,自然有5星級商譽。




作者簡介:F&W法庭外見-真食律師王婷,「最感性的律師,最理性的朋友」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