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創業、自我成長|食物不是被咀嚼的對象,而是與我們共鳴的生命-致每道盛裝靈魂的料理- with 荷風創辦人Nancy

  • 作家相片: 真食律師王婷(Felicia Wang)
    真食律師王婷(Felicia Wang)
  • 8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
 


【食物的關係,有時反映出人與世界的關係】

「你有多久,沒有好好地,吃一頓飯了?」

不是為了打卡、也不是只為了填飽肚子,而是,帶著敬重與自我照顧的凝視,把自己完整交付給當下的那一道餐。使身體放鬆,將情緒接住,讓靈魂安頓。

「食物有使命,要好好對待它。」與 Nancy 談話,讓我覺察:食物,不只是入口的物質,而是一種穿越時空的訊息,一種來自天地與生命能量共振的回應。

也因此我明白了,為什麼自己始終深受餐飲文化所吸引-它不只滋養身體,更是生活與靈魂之間,最溫柔、最坦誠的通道,回應著我們內心的聲音。

當狼吞虎嚥,不懂拒絕不適合自己的食物,是否也象徵著在人際間,難去婉拒絕些不合理的對待或劃下該有的界線?當只允許自己吃“乾淨”、“高效”的飲食,是否也不自覺地抗拒了與他人建立連結的可能?

傾聽食材的脈動,順應節氣、尊重每一份天然的變化時,食物便不再只是食物,而是一道門,讓人走進自己,也走近他人。粒粒盤中飧,從產地開始到入口的這趟旅程,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深奧許多。


【不討好的演繹,是最有力量的經營】

聽 Nancy 分享在疫情期間打造出「護國神餐」理念,方體悟,為何荷風這間餐廳的料理能令我動容。不只是技術,不只是風味,而是長年如一的誠意,一種透過食物與人對話的能量。

食物,不該只是應付,而是為了滋養;不只是滿足口腹,而是與內在細胞、情緒、甚至靈魂的對話。

料理中,她所下的,不只是辛香料,更是信任、溫度與對健康的理解;所打造的空間,不追求奢華,而是讓人願意在這裡鬆弛,願意靜下來,聽見自己餓了的身體,也聽見自己疲憊的心。

「每道菜我都知道怎麼來的。雞吃什麼、菜從哪裡來、今天我想煮給你吃什麼,我都記得。」這份記得,不只是記憶,是對人與人連結最深層的承諾。

一道道料理,藏著對成長時光的念想,也是她與世界對話的語言。

「就算不讓人知道我做了什麼,我也想做最好的。」荷風這個品牌,不靠喧嘩張揚,而是靠日復一日的能量累積,與對信念的守護。選址的策略,是為了讓客人能安心、自在地進出;堅持無味精,不為行銷,而是出於對人體細胞與自然機制的尊重。


【人有身體,也有靈魂;企業有獲利,也要有頻率】

「SOP 標準化或 AI 或許能替代餐飲業的人力,但我相信,仍有取代不掉的寶物-那份真心」。不追求「標準化」,反相信每道菜有自己的個性與節奏;如同人生,不需要每一刻都一百分,但每一刻都可以是誠實的。

這樣的她,溫柔卻勇敢。經營 20 多年的歲月裡,她從不畏懼錯誤,不適合的,能果斷劃界。錯的人,她不留;對於世界,該放的,她願放,對所愛,也依舊深情相待。

這裡的菜,不能速成,也不能複製。就像 Nancy 自己的人生—沉穩、踏實、不與潮流競速,卻總能在回頭時,留下深深的韻味。這不只是某種浪漫的想像,而是她日復一日、親手實踐出來的事實。

「鬆弛,是一種能力。太想控制,反而是人禍。」在她的身心靈哲學裡,餐飲是一種愛的修行,是利他與覺察的循環。長年堅持自己節奏、不討好、不喧嘩,只用生命證明:不管流行什麼,總有些價值,值得靜靜走完一生。

每次來到這裡用餐,那份親切而不打擾的待客之道,總讓我感受到一種剛剛好的溫度。不是形式的禮貌,是一種真正理解他人節奏的細膩。從「心」出發的餐飲經營者,在每一個細小的決定,都是願意多邁向他人一小步的紀錄,也同是一個餐廳靈魂選擇的姿態。她不但懂得料理,更懂得如何善待他人、與世界共處。

不讓廚房變成標準化的生產鏈,這份選擇,餐飲人都知道,意味著更高的成本與壓力。但她早已明白,仍選擇堅守,並以溫柔的決心篤行不輟。對我而言,荷風這間餐廳,早已超越「菜系」的分類。它是 Nancy 將自己與天地連結後,所轉化出的頻率藝術。是一道道料理,乘載著靈魂的回聲,也是她默默走過歲月後留下的光。


【致 Nancy,也獻給所有料理中藏著信念的靈魂】

我始終相信,食物不只填作為溫飽,更是創作者與有口福之人間的靈魂連結。

它盛裝的不只是滋味,而是情感、信任與生命的訊息—讓我們得以被滋養、被照見、被允許喘息、修復、並重生。

這封信,寫給您,也寫給那份藏在餐桌裡、年復一年不曾鬆動的溫柔與堅持。

餐桌上,談的不只是料理,而是用料理說話;不只是經營,而是用身心靈,陪伴每一位走進這裡的人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,這裡不只是一間餐廳,而是您對生活方式的尊重與展現:把愛做成菜,把信任煮成飯,日復一日奉上,正是對「用心款待」最深刻的實踐。

食物,是您對世界那無聲卻深刻的擁抱;

經營,是您在溫柔中帶點俏皮的叛逆;

品牌,是一場您與自己靈魂之間的對話與修行。

這份深情,也喚起我曾經的回憶,於是想為它,留下些紀錄。

謝謝您,成就這一餐的美好;也謝謝您,提醒了我:我們永遠都能選擇:用愛去煮一頓飯菜,也用信念去撐起一段夢。

這場對談,如小火慢燉,緩緩滲入心中最柔軟的地方。您身上那股從心底湧出的強而有力的美感,來自於在現實的紛擾裡,始終靜靜守護信念與溫度的底蘊。

不被形式迷惑,也不畏艱難,願意用最「踏實」的方式,把美與愛傳下去。

一張張餐桌,承載著無數正在尋找自己的旅人。

您的故事教會了我:什麼是選擇放下、轉念善待自己;什麼又是穿越內在,與真實自我再次連結的旅程。

這份堅毅,從不是口號。而是您日復一日走進廚房、選食材、照顧員工、迎接客人,默默累積出的修行。讓我深信:當一個人這樣深愛著食物、關愛所連接的人、敬愛這片土地,所種下的善果,終會回到他自身。

願這封信,像一碗暖湯,溫潤您的心田,卸下現場忙碌的疲憊。謝謝 Nancy,讓我在餐飲這條路上,看見另一種高度與深度。

願這些字句,能為餐桌旁點上一盞燭光,照見您那始終照亮他人的心。您每日默默堅守的,不只是餐廳的秩序,更是一道道靈魂的光軌。那不喧嘩的努力,才是這世界恆久的光。
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我感激,於此時此刻與您相遇,也喜悅於這份有緣能共振、共創的機會。

願這場相遇,在未來的某個節氣裡,開出一朵讓世界更柔軟的花。願我們所珍惜的,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。

真食律師 王婷 敬上


作者簡介:F&W法庭外見-真食律師王婷,「最感性的律師,最理性的朋友」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