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、自我成長|【走過風雨,是看見初心的溫柔】-with班恩餐飲事業創辦人黃頌斌
- 真食律師王婷(Felicia Wang)

- 7月2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在連鎖餐飲的創業路上,有一種經營者的身影,總是特別讓人動容
不是高談擴張藍圖的大志,而是那種默默撐起家族責任與品牌願景的穩定與誠實。而Ben老闆,就是這樣的存在。
從課程上因助教搭檔初識,到Ben北上開會時特地撥空見面,讓我們有了機緣在午後深聊,也更加了解班恩餐飲的故事,一切從最單純的一個起心動念出發-源自母親對姊妹生活的支持;到後來,他選擇延續這份心意,投身其中,成為家族裡真正為品牌撐起經營重任的那個人,也是那個選擇堅定往前走的人。
【創業,是一種傳承,也是一份獨行者的勇氣】
他的眼神沉穩,語氣裡沒有炫耀,緩緩地訴說著整個歷程。每一句聽來輕描淡寫的話語,背後卻藏著無數深夜的抉擇與孤獨。在經營的路上,外界常看見的是分店數、營收成長,但有些風險與壓力,從不曾出現在報表上。
有時候,創業路上最難解的,並非市場的變動或資源的分配,而是那些與人同行的關係—初始多帶著善意與信任,但隨著時間推進與現實交織,彼此角色與期待也可能逐漸錯置。在這樣的處境中,他選擇了一條不常見的路:不是急著分出對錯,而是回望初心,回到那個「自己是誰」的本位,再重新思考該如何面對當前局勢。
表面看似是財務調整、資源重整,其實更像是一場內在的梳理與清理。不僅是面對外部挑戰的反應,更是一種對過往的溫柔整頓—給曾經共行的人一份交代,也給自己一份清明的出口。不是每段關係都能走到最後,但若能帶著感謝與理解放下,未來的路,會更寬、更穩。
【願意放手的人,心裡裝著也給出最多的愛】
沒有選擇讓對錯撕裂原本的關係,也不讓冰冷的數字去定義彼此的情分。
而是透過一種少見的沉穩—以自己多年努力的積累,換取一份清楚明白的交代。不是為了證明什麼,僅是讓每個他所在乎的人,不再為些事受困、為難。
聽他分享一些決策過程,處理得果斷理性又有節奏。但,那背後並非沒有掙扎。那是一種對關係的體諒與延續,也是一份深知「有些事,不是靠對錯來解,有些傷,也不是輸贏能算清」的成熟與自覺。
我很感恩,這樣的交流,也給我有機會覆盤,並回看法律這份職業,
很多時候站在第三方,僅能用局勢或全然的理性去解一些難題與糾結。
而Ben有一種「願意放下,是因為不願讓重要的人難受」的柔軟特質,是透過反覆於感性及理性間拉扯,遊走於許多複雜情緒後,所拼湊出的,一個最合適當下的答案。
這也讓我想起一段朋友送給我的提醒:
「悲痛不需要放下,但可以放大感恩。不能改變的,就是路不轉;但你放大感恩,就是人轉。」Ben所做的,正是一種不放棄誠實面對,也不犧牲愛的方式。他選擇對於難以言說的傷保有記憶,卻願意用感恩去回望,也用行動去鋪路,為未來創造轉彎的空間。
【品牌的厚度,是愛過、痛過,依然願意善待的選擇】
我一直相信,那些願意承擔、選擇先釋出善意的人,終會得到更深的回響。
Ben的分享讓我看到了,用一種更高維的方式,把情理與責任一次收攏,不讓情緒傷人,也不讓原則變形。我想這份勇往直前的行動力以及一種穩重前行的毅力,也是他最初,有一種讓我覺得難以描述跟敬重氣質的原因。
一個真正能走遠的品牌,不只是單憑數據與策略分析,更來自創辦人—那份願意為了初衷,為了愛,去乘載風風雨雨,轉化為前行的能量。這也是品牌底蘊中,縱使進入理性商業,仍能保有最溫暖的地方。
【向每一位看似最理性,卻默默感性的企業家致意】
曾經的我,也有過迷思,以為那些所敬重的企業家或創業者,
必然天生擁有超乎常人的理性與決斷。
直到與更多人相遇,才明白,真正讓人敬重的,
從不是不會跌倒,而是願意跌倒後,仍帶著初心站起來。
從不是沒有情緒,而是願意在情緒裡,依然選擇溫柔與堅持。
撐得住的人,並非不會累;不說話的人,也不是沒有心事。
他們只是太習慣,把壓力藏在肩膀後、把煩惱留給夜晚,
用一句「我可以」,守住對家庭、對事業、對身邊每一個人的承諾。
那些沉默中的堅持,是一種過於感性後所選的理性,是一種用行動來守護信念的溫柔。
【回頭看,與自己對話的光】
願意放下,不是因為不在意,反是更在意。
選擇釋懷,並非因為不曾受傷,而是知道,值得走下去的,是條更寬的路。
很多時候,我們已經走得比自己以為的還遠。
只要你回頭望,就會看見:
原來,那些你以為是沉重的,早已在歲月中變成一種穩固的光芒。
也許沒有人全然懂你,但你一直都走在最值得驕傲的那條路上。
而這份不言而喻的堅持,也會成為別人靜靜仰望的一盞燈。
✮作者簡介:F&W法庭外見-真食律師王婷,「最感性的律師,最理性的朋友」。











